
-
施蕴渝
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上海崇明人。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深入开展了与蛋白质分子设计及药物设计有关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学的研究,包括酶与底物,药物与靶分子结合自由能的计算;蛋白质稳定性的计算机模拟;蛋白质分子的随机动力学模拟;蛋白质静电相互作用研究,以及酶作用机理的计算机模拟,为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取得了一些有 [详细]
2019-03-21
-
张志勇
张志勇,博士,教授。1994年9月至1998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学士学位;1998年9月至2003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试硕博连读,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获“求是”及“中国科学院院长”奖。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在美国得克萨斯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获得Keck Center [详细]
2019-03-21
-
陈言俊
全国著名电子大赛辅导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中国造船学会会员。多年从事实践教学和电子创新实验室工作,组织学生参加省内外各类创新大赛并获奖,近年来主要培养学生参加机器人大赛和电子设计竞赛。在2005年组建、指导山东大学大学生CCTV机器人大赛团队,并第一次代表山东大学参加全国大学生CCTV机器人大赛,进入十六强并获优秀奖。2005年8月组织指导10个学生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详细]
2019-03-21
-
管习文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理论物理系研究员。1998年11月份获得吉林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随后在德国从事了3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3年至今,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作。2009年晋升为C级研究员。并先后担任清华大学访问教授(2012年-2014年,每年4个月工作时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科学家(2010年,每年3个月)以及中科院物理所的客座教授(2009年-2011年)。目前从事 [详细]
2019-03-20
-
张同杰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或主要研究领域:标准宇宙学的理论和宇宙学的观测效应;引力理论与宇宙动力学;量子宇宙学;爆涨宇宙学;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和演化;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极其SZ效应;宇宙的黑暗时代;早期宇宙的再电离;宇宙中的引力透镜;宇宙学尺度上的高精度计算机数值模。 [详细]
2019-03-20
-
孙啸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留校工作。1989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硕士学位。1990年开始转向生物电子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于1993年获生物电子学专业博士学位。目前任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信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承担过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 计划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研制出“分子电子学虚拟 [详细]
2019-03-20
-
李书强
2005年毕业于美国马凯特大学(Marquette University),获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今,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被德州学院聘为山东省高校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暨应用物理学专业兼职教授。在Developmental Biology、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高SCI影响因子杂志发表论文多篇。致力于研究micro-RNA 在人类癌症方面 [详细]
2019-03-21
-
薛其坤
1963年12月出生。山东蒙阴人。中科院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光学系激光专业,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4年获博士学位。1992到1999年间在日本和美国长期学习、工作。薛其坤院士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物理学会表面与界面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详细]
2019-03-20
-
物电学院老师赴青岛进行专业调研
为扎实做好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改革,9月11-13日,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组织部分系主任,赴青岛进行专业调研。 老师们首先来到与我院合作办学的青岛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企业负责的相关工程师进行了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了通信行业和物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等,对于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基础。 物电学院的老师们还来到青岛 [详细]
2016-12-11
共有 1,64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65 页 当前第 1 页 |